【继承传统,开拓创新】——苏永新老师教学记

文章来源:发表时间:2017年4月3日

1.jpg

 

数控实训厂房里人头攒动,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呢?原来,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观摩比赛。

 

学院是有着近六十年历史的老学校,历史悠久、底蕴深厚、人才辈出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过去的传统教学形式却面临着不被学生认可的尴尬局面,如何适应时代的潮流,让学生们既能学到知识、技能,又能把学院的文化、传统继承下去,激发出学生们的精气神儿,身为学院老毕业生的苏永新老师带头实践,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,摸索出一套新颖有效的实训课教学模式。

 

每一个来到学校的学生都想学到高超的技术,但是机加工专业的理论性强,操作枯燥,需要大量的重复,这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懈怠,上课玩手机、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,这说明一方面学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不强,另一方面实训课的一系列安排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足。针对这一现象,苏老师在课上首先让学生明确了课堂纪律要求并严格执行,有了严格的制度作为保障,班里的上课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,学习氛围也逐渐浓厚起来。

 

在此基础之上,苏老师改变以往教学中一些比较死板的教学形式,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,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,互帮互助,这种形式能让先进带动后进,大家共同进步。同时还经常组织不同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比赛,看看哪个小组的工件作业质量高,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,培养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,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

 

为了激励学生向更加优秀的同学看齐,苏老师定期举行观摩活动,让同学们观摩优秀同学的加工过程,通过观摩,学习别人的经验,寻找差距,发现自身的不足。同时,苏老师也仔细观察学生的加工过程,发现问题,及时讲解,让所有的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。

 

苏老师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大大提高,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虽然教学改革还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,但苏老师为我们开了个好头,也为学院的实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 

数控教研室

李冠序

2017.04.03

学校名称:大同机车技师学院 电子邮件:tcgjjx@126.com 联系电话:0352-7164441 传真:0352-5092185
地址:山西省大同市大庆路一号 邮政编码:037038 浏览器版本为IE7及以上或者Firefox进行浏览